当了一辈子医生,退休后,林可却觉得自己不配做医生。
林可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兽医,他与动物打的交道,比人还多。可是,有一天,他突然发现,自己缺了医德。
话说,林可从小就跟动物交上了朋友。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,因为他的父亲是动物园的饲养员,上班都带着他。耳濡目染之下,林可就学会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叫声。有时候,动物园里静悄悄,只要林可学着动物一叫,“喔——”,动物们也都跟着一声一声叫了起来。
林可还能模仿八九种不同的鸟叫声。他嘴一嘟起来,“咕——,咕咕”,便引来一群鸟回应。鸟一句,他一句,热闹极了。
有人琢磨道,林可是不是在学说话时,也顺道学了几门动物语?
长大后,林可报考了兽医专业,当时可是冷门呢。老同学出于调侃,不约而同地称呼他为“林兽医”。林可毕业后,被分配到了县城的兽医站,给动物医病。但他很快发现,他的“病人们”——鸡、鸭、鹅、猪、牛、羊,医得好跟医不好,都是同样的结局,很快会被主人宰杀掉。
林可最喜欢医治宠物猫和宠物狗,因为医好了还能体现他的价值。他不仅给猫狗看病,还给剪毛、修甲、洗澡、美容等等,把它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,因此很远地方的人都愿意来找林兽医。
县城山清水秀,风景优美,林可平时消遣就喜欢拿着他的相机到山上转。有一次,他无意中救治了一只赤颈鹤,就顺势写了一篇报道,没想到引起了轰动效应。赤颈鹤很快成了大家关注的对象,吸引了很多人过来旅游观光。县里顺势开发赤颈鹤自然保护区,办县城特色生态游。赤颈鹤也成了县城的吉祥物。
林可成了红人,有人叫他为“林教授”。
兢兢业业工作了三十来年,林可年纪也大了,就办理了提前退休。不久,县城来人要返聘林可去赤颈鹤博物馆当馆长。博物馆旁边还给他安排了一栋楼,做宿舍楼和工作室。据说,这是对县城经济做出重大贡献才有的特殊待遇。林可觉得,能唤起大家对动物的爱护是好事,就欣然上岗了。
他把一楼做成了展览厅。大家到博物馆看完赤颈鹤的宣传后,一般都会到旁边的楼来看看,顺便休息一下。
没人参观的时候。林可喜欢逗蟋蟀玩。一楼中间摆了一张长长的会议桌。桌上放了十几二十个罐子,有玻璃罐,也有瓦罐,里面装着各个品种的蟋蟀。林可说,透过玻璃罐能欣赏蟋蟀活蹦乱跳,蟋蟀在瓦罐里叫声听起来更清脆。
林可“吱—吱—”一叫,罐里的蟋蟀也跟着叫,白天都能叫出黑夜的热闹来。当然,蟋蟀不是为了听叫声,有时候还要拿出来斗一斗。
博物馆经常接待学校组织的参观与学习。有一天,林可招待了三十多个小朋友。有些调皮的小朋友看到了蟋蟀,围了过来。林可干脆挑选了两只,斗了起来。小朋友们见状都激动不已,摩拳擦掌还不忘大声喊“加油”。战斗形势突转,一只蟋蟀被另一只斗脱了一条腿,和半个脑袋,很快不动了。大家顿时唉声叹气,也有不少人可怜蟋蟀的处境了。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着要怎么办。
突然有位小朋友说:“林爷爷不是做了一辈子医生吗?赶快救它啊!”大家齐刷刷、满怀期望地看向林可。林可就像站在审判台上,不知所措。他可治不了咽气蟋蟀呀!
最后,在小朋友的一致请求中,林可为死去的蟋蟀办了一个隆重的安葬仪式,并把它埋在了屋后的草地里。其他蟋蟀也都全部放生了。小朋友唱着歌,蟋蟀们也跟着唱了起来,窸窸窣窣。
这事件对林可的触动非常大。他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,引导大家爱护动物,结果自己还不如一群小朋友有爱心!他还常常自诩自己是动物医生,自认为比谁都了解动物。可是,却因一时无聊,拿动物的生命来斗玩取乐。
这么多年,他虽给动物医了病,却没医好自己冷漠的心。
他觉得自己不配当医生!
撰稿:彩虹云
编辑:悦色
- 站长微信
- 微信扫一扫
- 微信公众号
- 微信扫一扫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