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认为,“大丈夫”就是为人诚实、仗义,“离欲大丈夫”就是对待朋友的妻子,不贪恋,不起非分之想。其实,这种理解有失偏颇。“离欲大丈夫”原本取之《杂阿含经·卷第二十四(六一四)》的一个佛教故事:
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,有一天,一位比丘来到佛陀的住处,恭敬地顶礼佛足后,退坐一旁,然后向佛请法:“世尊!常听闻佛说‘大丈夫’。请问世尊,什么样的修持足以称为大丈夫,又如何不能称做大丈夫呢?”
佛告比丘:如果比丘集中心念专注修习身念处观——观身不净,当他修习身念处观后,内心仍然离不开种种欲望,不能尽除一切有漏烦恼,这种修行人就不能称其为大丈夫。为什么呢?因为心被欲念缠缚,内心仍然离不开种种的欲求、想望,不能得解脱、尽除一切有漏烦恼,这种修行人也不能称其为大丈夫,为什么呢?因为心被种种欲念缠缚,不得解脱自在。
如果比丘专注一心修习身念处观,心因此能够远离种种欲望而得到解脱,并尽除一切有漏烦恼,我说这种修行人,足以称之为大丈夫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的心已经得到解脱自在。相同的道理,如果修行人修习受念处观,使心远离贪爱、欲染,并尽除一切有漏烦恼,这种修行人足以称之为大丈夫。
据《大般涅槃经》记载:佛告阿难:“如汝所问,佛涅槃后,依何住者?……阿难!一切行者,应当依此四念处住。”
修行之人,对于外在境界及自身,当以“观身不净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”四念处,在行住坐卧中精勤思惟,触物即照,以正智、正念调伏、灭除贪着、忧恼,不被境所转,日久功深,定能灭除无明烦恼,成为真正离欲解脱的大丈夫。
相关文章
一切知见应依佛陀法音宝书为准,恭闻佛陀法音和修学《藉心经说真谛》《极圣解脱大手印》《什么叫修行》《学佛》《了义经》,是学佛最正确最快捷的成就之道!
- 站长微信
- 微信扫一扫
- 微信公众号
- 微信扫一扫
评论